闵行曾经是水上交通枢纽!丨闵行情
沧海桑田,
(相关资料图)
老闵行的发展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,
与上海市文脉密切相连,
而近现代的海派文化也在这里生根发芽,
并得到彰显。
“发现闵行之美”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五季,我们邀请了文绮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《“小上海”老闵行》。今天,你将听到的是《闵行渡:全国官办车辆渡之创始》。一起跟着声音,看看过去把闵行称为码头是什么道理……
黄浦与横泾是闵行的过境河,闵行依水而建,由水而荣。
嘉庆《上海县志》记载:“黄浦在县东,大海喉吭也。”喉吭喻指为交通要道,闵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。黄浦属潮汐河,每天有二次潮涨和潮落。过去闵行有这样的说法:“尴里勿尴尬,闵行要过夜。”指的是船运和潮水的关系,航运船只顺潮而行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。从上游浙江出发,利用潮落“一潮水”正好到闵行,过夜歇脚后第二天再在潮落“一潮水”时可抵上海。恰到好处的地理位置使闵行成了商品物资的中间地,而横泾又是黄浦的喉吭,货物运输向北及周边地区集散,过去把闵行称为码头,也就是这个道理。
闵行另一个优越的地理条件是码头深水岸线很长。横泾以东的黄浦江边俗称东庙弯,这里的黄浦江有一个折弯,长期的水流冲刷江岸形成江滩,落潮后滩地暴露,不能停靠大型船只。而横泾西直至兰坪路止的一带为天然的深水岸线,适合大船的停靠。船舶汇集,樯桅辐辏,码头经济在这里展开,商业活动由闵行外滩向北辐射扩散,形成镇南部多为商业区、镇北部多为居住区的格局。
渡是水上交通枢纽,好比现在的火车站、汽车站,在古人生活、社会经济中居重要地位。明弘治《上海志》记载:“黄浦渡在十六保。”乾隆时,除了渡外,还有“便民船”,记载称:“便民船在闵行镇,镇离县城七十里,往来未便。乾隆十二年(1747),知县王侹详宪,设船二只,每船止载二十五人,每人给舟钱六文,货物成担者亦给六文,立榜示众,以垂久远,乡民便之。里民金倬云助十六保三区十八图宇字圩一百五十号田四亩,为岁修之费。”嘉庆时,黄浦渡发展成东、西两渡,改称横泾渡,嘉庆《松江府志》也记载着奉贤的横泾东渡和横泾西渡,与闵行东、西两渡相对应。民国《上海县续志》记载:“闵行镇东渡、西渡,即前志之横泾渡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,上、南绅士李祖锡、顾泰升等,凝章八条,禀请上、南两县知县,批准勒石,永禁需索。”勒石,是用石刻的形式置立后,便于公众知道禁约条文,这类石碑称公禁碑、勒石永禁碑等。永禁需索的含义为永远禁止不正当的求取和进行勒索。
闵行东渡在横泾入浦口至东庙湾一带,有待渡亭二,一在聚龙桥东脚下,二在奎星阁前,东渡原为使用手摇橹船于黄浦两岸的对渡。民国后随商业的繁荣,这里又是生意船和客船的停靠点,水桥成了码头,生意船专为各商铺运送货物,也常带客,走黄浦及横泾;客船有走横泾通泗泾方向的航班,途经北桥、颛桥、莘庄等地,1950年代后随陆路交通的发达而逐渐退出。
闵行西渡在沪闵路南端,是上海方向经闵行通往浙江的重要渡口,也为黄浦江对渡,使用手摇橹船。民国11年(1922)沪闵公路通车后,商旅往来日增,手摇渡船增至2艘。民国21年成立了全国经济委员会,在南北两岸建造钢引桥浮动码头(镇人称活络码头),并以“经航号”渡轮摆渡并载客,为上海乃至全国官办车轮渡之创始。第二年又置载重更大的“济航号”载车载客。西渡为沪杭公路的咽喉,往来车辆甚多。时以载运小客车、小轿车为主,多为赴浙度假、打猎、观潮的中外人士,尤以每年4月、9月时最盛,民国24年(1935)月平均渡车近1000辆次。
“经航号”停靠在西渡码头
“经航号”车辆渡轮
“济航号”车辆渡轮
日军侵华时码头被炸,客渡复赖手摇橹船。抗战胜利后,民国35年(1946)由江苏省交通厅置登陆艇一艘和改装的“大排吉”一艘渡运汽车;又有闵行35人合伙集资购置日式16匹马力木壳轮船一艘,取名“顺风一号”,可载客60人,经营渡运旅客业务,后又增“华泰”轮一艘备用,并成立民间闵渡轮运公司。其时,日有轮渡,夜有手摇渡船。1949年5月解放前夕,渡口码头被国民党溃军炸毁。
日前,区政协办公室、区教育局、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“发现闵行之美”系列丛书诵读活动,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、善读书、懂历史、爱家乡,合力推动“闵行情”读书活动落到实处。
第五季,我们邀请了文绮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《“小上海”老闵行》。
“闵行为本邑首镇,地当水路之冲,户口殷阗,商业繁盛,距县治约六十里许。地产棉花多于粳稻。风俗素称朴实,近亦渐趋浮靡。水道有小轮,陆路有汽车,交通颇便。镇之西北有北桥镇,钟楼在焉。其西为马桥镇。而其北为颛桥镇。四镇统称为西南乡云。”
这是由上海著易堂出版于1927年的《上海乡土地理志》(李右之著)对闵行的描述。
书中的“闵行”指的是镇。1960年1月设立闵行区后,撤销了闵行镇建制,闵行镇这块地方被约定俗成称作“老闵行”了。1992年9月,原上海县和原闵行区“撤二建一”,建立了新的闵行区,但“老闵行”的称呼在当地民间依旧使用着,并泛指为整个江川路街道。
历史上的“老闵行”地区,古有秦皇驰道连通上海县署,为水陆要津,因地域之便,长期以来,这里商贸发达、街市繁华、人文荟萃、群贤毕出,一度在江南地区城镇中颇有影响力。
使老闵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在解放以后。随着上海汽轮机厂、上海电机厂的建成,现代工业开始发展,这里建起了汽轮、电机两个工人新村。1958年起,大批工业企业迁来,老闵行成了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。1959年建成以一号路(江川路)为主的10条城市道路,在主要道路两侧配置商业网点。以东风、红旗新村等处为中心,新建各类职工住宅25万平方米,学校、医院、邮政、银行、影院、菜场、公园等设施也开始有计划地逐步配套建成,昔日的经贸重镇终于蜕变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新城,著名的卫星城,形成最初的产城融合区域。
1980年代后,随着城市化的推进,江南古镇的街景在老闵行逐渐消失,但《闵行诗存》“序”中所描述的“舟车辐辏,人物昌丰;虽无临淄之十万家,已聚德星于五百里。”之历史记忆和人文信息,却有幸留存了下来,且引起越来越多文史研究者的重视和探索。
《“小上海”老闵行》试图寻觅老闵行的“老底子”,关注老闵行的历史发展变化。
9月起,第五季正式开启,每个工作日的21:30,我们不听不睡!
一起聆听闵行声音,发现闵行之美……